土壤微生物菌

植物傷害簡易判別方法

常見害蟲
蚜蟲(棉蚜)
黃守瓜&黑守瓜
黃條葉蚤
東方果實蠅
松材線蟲
蠅蚋
紅蜘蛛
介殼蟲
台灣鋏蠓

關於常見害蟲∼黃條葉蚤】∼

十字花科葉菜類常見害蟲∼黃條葉蚤(Striped flea beetle; Turnip flea beetle)

十字花科∼結球白菜小苗的葉片上充滿透明坑洞,每個坑洞剩下透明的薄膜,沒有完全穿透,可以判斷出兇手的體型及口器一定不大,是屬於小型害蟲。

不容易發現的黃條葉蚤(Striped flea beetle; Turnip flea beetle) ,黃條葉蚤的彈跳力非常驚人,只要稍微碰觸,瞬間彈跳消失,所以要捕捉牠們的蹤跡,不是很容易。

黃條葉蚤成蟲善跳躍,故亦稱為跳蚤,農民俗稱"跳仔",卵產於根上或根附近土中,粒粒分散。幼蟲棲息於土中危害根部表皮,幼蟲成熟後即化蛹土中。設施內十字花科蔬菜常嚴重被害,在露地栽培之蔬菜於久旱無雨之乾燥季節發生嚴重,雨季發生較少。

白天時可特別留意葉片,應該不難找到∼

危害狀:
  幼蟲棲息土中啃食根部表皮或根毛,蘿蔔被害後,表面可見黑斑累累,組織變老不適食用。在葉上嚙食菜葉點點成孔,當心葉未展開被害,則葉片展開後蟲孔成 圓形,且孔組織周圍木栓老化無食用價值。葉片展開後被害,若葉片叫柏則蟲孔成不規則形,若葉片較厚則食痕不穿孔。本蟲危害之傷口,常有腐敗病之感染。

資料來源:(費雯綺、王喻其編。2007。植物保護手冊─蔬菜篇,第117頁。台中。229頁。)

(施錫彬。1995。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(),第405頁。葉瑩編。)

 

防治上需分清楚針對「成蟲」還是「蟲卵」

「成蟲」彈跳迅速、空中飛舞,所以防治上不是很容易,通常藥劑一噴,就迅速逃之夭夭,沒機會讓藥劑有效接觸,如採用有機防治可鋪設黃色黏蟲板誘殺,但需平放的效果較佳,驅離方式可施用味道較重的苦楝油、辣椒液、大蒜液、菸草粉等以驅離為主.

「蟲卵」主要都產在土壤上,防治方式:
1.改變耕作:在危害嚴重區十字花科蔬菜不可連作,或改種非十字花科之蔬菜如莧菜、空心菜。
2.種植前全園浸水,淹死土棲之卵、幼蟲及蛹,或深耕、翻犁、曝曬。連作區或發生危害區必須清理殘株,及時翻犁後灌水之防治效果更佳。
3.另可以200倍窄域油+300倍甲殼素對付土壤上的蟲卵


黃條葉蚤為十字花科蔬菜上古老之害蟲,農民對它並不陌生,但對其生態及生活史之變態不了解,因其成蟲生活地上 部枝葉上,卵、幼蟲及蛹都生活在土壤中,一般農友只是防治成蟲而忽略土壤中之幼蟲及蛹。春及夏兩季蟲口密度常居高不下,設施栽培更無法倖免,農民視為難纏 之害蟲,2、3天噴1次藥已是常事,而造成嚴重的殘留問題。

十字花科蔬菜忌連作,改變耕作法,配合田間管理及注意田間衛生,種植前浸水、深耕或曝曬以殺死土棲之卵、幼蟲及蛹,並以圍籬遏止外來蟲源入侵、穴盤種植或利用黃色粘板誘捕成蟲等都可降低田間之族群。

 

作者:花園城堡

以上內容由作者自行編撰,如有錯誤之處,敬請來信指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