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微生物菌

植物傷害簡易判別方法

常見害蟲
蚜蟲(棉蚜)
黃守瓜&黑守瓜
黃條葉蚤
東方果實蠅
松材線蟲
蠅蚋
紅蜘蛛
介殼蟲
台灣鋏蠓

關於常見昆蟲∼蠅蚋】∼

習性:
  栽植花卉種苗常遇到在土壤或介質中存在的腐食性蠅類,大多數的花友都不知如何稱呼這位常客,大都以小飛蟲、小果蠅
腐生蠅...等稱謂,其實大都屬於黑翅蕈蚋科(Sciaridae)的黑翅蕈蚋等。腐食性蠅類幼蟲以腐植質為食物,在潮濕、陰暗,且多有機質的栽培介質中大量繁殖。成蠅就在附近飛繞,雖然不直接加害植株,但密度高時影響觀瞻,形成商品外觀上的缺陷。這些蠅蚋完成一生所需的時間很短,只要3、5天,而且繁殖產卵能力強。種苗於盆缽中生長歷時愈久,因蠅蚋持續產卵繁殖,發生就愈嚴重。

  黑翅蕈蚋成蟲黑色而細小,長約0.2毫米,有一對透明而薄的前翅。幼蟲身體細長,長約1公分,無足,頭殼褐色,體軀灰白色略透明,體軀與頭殼顏色對比明顯。幼蟲在土壤表層最多,向一公分以下的深處漸減少。幼蟲在土中不斷蠕動鑽行,扦插苗的根部如罹病腐爛,則幼蟲也會鑽入根部,因而更加速腐爛速度。

防治方法:
  靠藥劑而欲達到徹底的防治相當困難,空氣中噴施殺蟲藥劑僅能消滅成蟲於一時,土壤中的幼蟲很難根絕,新的成蟲仍然不斷羽化而出,繼續產卵繁殖。盆缽表面撒用土壤殺蟲粒劑,可以消除部份幼蟲,但一定要撒放均勻,且藥劑過量容易引致幼苗的藥害。

  適當的預防是最好的對策,栽培介質於使用前充分消毒,且不要過早暴露於已經感染的環境中,避免給予蠅類產卵的機會。種植中的小苗可以利用細紗網覆蓋,與已經感染蠅蚋的舊盆相隔絕,以避免成蟲產卵。盆缽數量少的話還可以採取個別遮蓋的方式加以保護,總之盡量使栽培介質與外界隔絕,以避免腐生性蠅蚋產卵,如此自然減少蠅蚋類的發生。一般觀賞植物建議可使用雷公殺蟲劑快速殺除,食用植物的防治可使用窄域油苦楝油木醋液等稀釋後定期使用預防,如能搭配黃色黏蟲板更可達到事半功倍。

  使用乾淨的單一介質栽培(泥炭土、椰纖土)及搭配化學肥料,也可有效避免蠅蚋的孳生。

 

(王清玲、林鳳琪,1997,台灣花木害蟲第180頁)

 

作者:花園城堡

以上內容由作者自行編撰,如有錯誤之處,敬請來信指教